技术数据

O 型圈技术数据(O型圈、密封圈、O-RING、O-リング、ORING)

这是选择、设计和使用 O 形圈所需的技术信息的摘要。密封原理、制造方法等O型圈的基础知识、原材料、尺寸标准等O型圈选择的详细信息、槽设计、压溃余量等O型圈设计设备所需的信息、安装方法等将解释从 O 形圈的基础知识到其应用的所有内容,包括如何使用 O 形圈(例如存储)的说明。我希望这些信息对很多人有用。

O-Ring

如何使用O型圈(按用途/凹槽形状)

这里主要总结如何使用 O 形圈的技术文档。根据用途槽的形状按结构(运动、圆柱面固定、平面固定、真空法兰、三角槽)和截面类型(方形槽、燕尾槽、L形槽)分类。采取预防措施的图解解释。请以此作为选择、使用和设计O型圈时的参考。

运用动作(圆柱槽)

当使用O型圈进行运动时,将压溃余量设置为较小的值(考虑到密封性能)将提高安装的简便性并将滑动阻力保持在最低限度。活塞密封件(安装在杆侧的O型圈)使用2个O型圈来实现密封性能,杆密封件(安装在气缸侧的O型圈)使用1个O型圈和1个防尘密封件。

活塞密封件

杆密封

用于固定圆柱面(圆柱槽)

当使用 O 型圈固定圆柱面时,像运动一样将压碎余量设置为较小的值,可改善贴合性并有助于防止安装 O 型圈时卡住。另外,为了防止因松弛而卡住,还有使用内径比槽尺寸小一号的O型圈的方法,但只有在内径为150mm以上的情况下才可行。

因松动而咬伤

用于固定平面(平面槽

当使用 O 型圈固定平面时,O 型圈的安装位置会根据施加压力的方向而有所不同。所以在内部压力使用的时候,应让外径(φD)与沟槽外壁紧密接触,外部压力使用的时候,应让内径(φd)与沟槽内壁紧密接触。


关于压碎余量,平槽的安装比较方便,无需考虑橡胶反力。请设置为比运用动作时稍大一些。


线径为 3 mm 以下且内径为 150 mm 以上的 O 型圈,在拧紧过程中可能会从凹槽中突出并被部分切断。因此,我们建议使用线径尽可能大的 O 型圈。


内径为 30 mm或更小的 O 型圈可能会导致安装问题。作为预防措施,可以通过将内压应用的 φD 设置为大 0.2 至 0.3 mm 左右,将外压应用设置为小 0.2 至 0.3 mm 左右来改善配合。

对于内部压力

对于外部压力

真空法兰使用

在真空设备中使用O型圈时,请注意凹槽的表面光洁度。

三角槽使用

当使用带有三角槽的O型圈时,O型圈从三个方向受到挤压,导致压缩永久变形较大。请将G尺寸设定为O型圈线径的1.3~1.4倍。

对于内部压力

对于外部压力

方槽

方形凹槽是最常用的。我们推荐它是为了易于安装和密封性。

燕尾槽

燕尾槽用于防止O型圈从槽中脱落。安装过程中必须小心避免 O 形圈损坏或压缩破裂。

燕尾槽

L型槽

不建议使用L形凹槽,因为受压一侧没有安装壁,因此存在O形圈因压力波动而磨损或脱落的风险。若由于设计原因无法避免,请注意压力方向。

L型槽